1.#職護這個職位工作正式出生才8歲
民國103年(2014年),勞安法修改為職安法後正式出現
爸爸:勞安法48歲 (民國63年出生)
2.#上完職護訓練課程不代表能順利工作
至少還需要加強辦公室文書技能
還有辦公室工作環境的模擬,包含面試、年度規劃
畢竟醫院工作環境跟企業真的大不同
3.#常被員工誤解為公司的間諜
我工作表現不好嗎?幹嘛約談我?
跟你面談會不會影響我的考績?是不是要我辭職?
關心員工身心健康,因為太過個人隱私,容易被誤會
說是邀約”面談”,也容易負面解讀
尤其在東方社會,大家對於健康管理或是面談,都覺得是負面
當然要能接受這是人之常情
不斷解釋,我們是站在勞資雙方中間,中立的關懷
4.#沒有神奇管道可以接收特殊資訊
例如疫情的第一手消息?更詳細的政策內容?更快速的就醫管道?都是跟記者一樣,一起每天下午開記者會,一起幫同事打1922
5.#職護比你更擔心你的身體健康
角色天性使然?真的是比員工還要更擔心,擔心你血壓沒控制中風怎麼辦?下半輩子怎麼辦?
時常要提醒自己釐清權責,盡力告知盡力衛教,健康是員工自己的責任,好好愛惜自己,為自己負責。
6.#職護也會生病
在辦公室病懨懨,同事都會很驚訝:「護理師你也會生病喔?」
:「當然會啊,我們也是人耶」
當然有一部份是容易擔心過頭的壓力病 哈~這一定要提醒自己調適
還有什麼呢?歡迎留言補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