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是世界撲克牌冠軍,但..除了從牌桌上看停損
她也是從生命經歷及研究中,發現「放棄」的重要性
整本書,不誇張~幾乎每一頁都會出現「放棄」這個字
打從一開始就告訴讀者,我們對「放棄」這個詞定義太過負向了
主要也是社會價值主張「堅持」才是對的
(前提是要確定堅持的方向正確餒!
難以放棄,也是因為對「放棄」的錯誤理解
覺得放棄=失敗、不勇敢、很弱等等的
作者說:
『請重新定義「失敗」與「浪費」』
『給一個不值得的目標多投入一分鐘、一塊錢、一滴心血,才是真正的浪費』
—–
另一個印象深刻的觀點,作者說:
『我們認為沒有成功就是失敗,全有全無的觀點,本身非常可怕』
『讓我們認為自己的過程都不算數』
用職護工作舉例:
【年度目標達成、四大計畫的執行完成、健康諮詢的諮詢率達成】
始終,都不是全有或全無
從來重點都不是100%執行,才叫有執行
好像執行了20%或40%就是自己很糟糕、沒執行力、失敗?
或是這代表大家都不配合、這公司好不重視職安?
換個例子:
人資常見的目標是降低公司的離職率,
那…只要有人離職就是失敗嗎?
反過來,只要大家都不離職,對公司而言就是成功嗎?
其實,逐步推動的過程,都是成功的!
關鍵是在過程中要時刻的檢視、調整
不知道自己為何前進、盲目僵化前進,才是可怕!
確實因為在臨床,面對生死確實是要絕對精準
因此讓我們對於失敗或成功,有很深的壓力跟影響
不過,我們是否也忘記了,心率也是有60~100區間的?
血氧也是可以容許97~99%
每個健康數值都是有區間的,
從來沒有一定要非常完美100%的數值才能出院
—
看一本書,
真的是對自己很棒的投資
感謝本書,全方位破解對於「放棄」的謬誤
—
謝謝采實文化贈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