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0日 BLOG

今年10月10日很特別,第一次在總統府前參與國慶??

收穫辦活動要留意的3個關鍵,與大家分享 (另類職業病?

前情提要,國慶觀禮今年開放1千位名額,國民皆可報名,採用抽籤錄取 (幸運中獎!

?第1個細節:民眾如何得知活動?一定要靠身旁的人推廣

老實說,我一直以為所有人都可以到現場直接觀看..

是朋友分享新聞,才知道要提前抽籤,有名額限制、有管制

因此活動的宣傳,一定需要「推廣」、需要一定的「時間」傳播

✨越大的活動,要越早宣傳

很多人辦健促活動,少了宣傳,請記得…一封email真的不夠。

—————-

?第2個細節:規則、規定列清楚,會使活動更順利、民怨降低

為什麼?

規則寫的再清楚,也會有人心存僥倖:

打從一開始邀請須知,就明寫著「禁止攜帶超過30公分包包」

但還是不少人帶大後背包,直接在安檢處被扣留包包….

→改善方式,我認為除了列規則,更要列「後果/結果」

Ex.禁止攜帶超過30公分包包,「違者將於安檢處扣留或禁止入內」

因為安檢卡關,花了非常多的時間

-對不小心沒有遵守的人,會花時間解釋

-對安檢人員多了保管的困擾

-對遵守規則的人並不公平

國慶難得一次當然沒關係

✨但如果是公司內的活動,只要一複雜,大家馬上就不想參加了

​或是規則沒清楚,馬上就會引起爭議 (當然有時得從錯誤中學習)

———————

?第3個細節:必須強化核心理念,同時提供附加價值

即使少數人只為了拿觀禮禮物,

但大多數仍是為了慶祝與參與儀式而來

才剛入場,

就看到一些人領完禮物就離開,不免覺得難過,不過因為早上雨有點大,情有可原

大多數都還是留下,乖乖照號碼坐著觀禮

是什麼促使大家願意穿著雨衣,坐在戶外吹風?

回歸活動理念是否清晰?

我們都清楚目的是要來「慶祝國慶」

那麼正常來說,就會遵守規定、按照流程

同時看到國旗、戰鬥機、總統致詞、表演活動,就會很感動

那麼,參加禮物就只是附加的。(當然也是必要的誘因)

「保土衛國,你我同行」是今年的核心理念,本質上慶祝國慶不變

但每年台灣發展,都遇到國際上不同狀況

表達主軸標語,真的有其意義

打從收到邀請函那刻,愛國感就浮現,想著參加也是保土衛國!

✨回到企業辦活動,每年本質上都是減重比賽沒關係

但主打的核心是什麼?是養成健康飲食?還是避免久坐?還是結合ESG減碳議題?

不要想全部都要,鎖定一個目標,才會吸引對的人參加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​

國慶典禮就是一個大型活動,現場每個環節,都環環相扣

尤其是流程的安排,要在2小時內順利完成

需要主辦人、演出者、觀眾們,一同合作​

曾辦過公司大型活動後就更能體會

每個流程安排順序,都有其意義

無論是總統致詞時間、表演順序。

中華民國生日快樂,我是台灣人,我驕傲!??????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