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想到第一次開車的心得也能運用到工作上✨

解鎖第一次單獨駕駛,沒有副駕駛???

這趟台北新竹12小時驚險旅程心得,

竟然也可以套用在工作上,與你分享

(文長慎入!)

收穫8個深刻體悟:

1️⃣不要把自己放太大,別人沒空理你

?我們多數的擔心來自怕自己表現不好,但其實別人才沒空理你,大家只在意自己的目的地。

這樣會放輕鬆許多,也更能專注在自己的每個步驟,認真的看後照鏡、控車速、輕踩油門、看路標,而不是一直覺得別人在看我? (工作也是囉

2️⃣凡事剛開始都有不熟悉事物的緊張感

所有動作想連貫成自然,真的需要大量的練習,上路前看教學影片、不斷模擬想像每個動作、複誦步驟,停車要打P檔+手煞車,倒車入庫看左白線再看右白線?

?如何克服工作不熟練?自己要想辦法增加練習次數,ex不敢跟長官說話? 先寫草稿、跟自己對話練習、跟同事練習,這都是我以前常常做的。

3️⃣突發狀況,永遠無法想像

原理學完,重點在靈機應變

平日高速公路,超多大貨車、聯結車?很兇,逼車按喇叭、不斷變換車道的都有。

一趟台北到新竹,歷經兩場回堵車禍,這…沒有教啊?所有車都想要切換車道,那麼密集,怎麼抓時機啊?!?

4️⃣被指教,也不能因此慌張或放棄前進

因為大塞車,沒有安全距離,不太會抓切換車道的時機,兩次被按喇叭,一次還是遊覽車狂按,嚇到差點愣住,要是踩煞車就會成為追撞的主角了?

?提醒自己犯錯時,要趕快調整然後前進,而不是愣在原地。

5️⃣導航僅供參考,凡事還是要自己判斷

剛上國道一號,導航就叫我600公尺後下交流道?但那裡根本沒有交流道啊??是要下去哪?還是需要搭配路標、觀察動線。

?再多指引、工具都不是萬能,僅供參考,是否適合?還是要自己判斷。

6️⃣疲勞在所難免,自己要找方法清醒

回程一路順暢,維持同一個動作,真的超想睡覺,大聲唱歌也沒用,只好狂打自己的臉?觀察國道3號跟1號到底差別在哪?看到國道3號很多隧道,覺得驚奇就清醒了

?工作低潮倦怠會有很正常,找樂趣,找方法調適,撐過去就好了

7️⃣路沒有筆直的,人也不必要求完美

偶爾搖搖晃晃,沒有完全對齊白線真的沒關係,不要超出車道就好

但還是要時時調整,把自己拉回中道

?工作生活也是如此,以前自己總會要求完美,寄信有錯字、忘記附加檔案就覺得天崩地裂,其實別人根本不在意你的完美。

但如果造成對方的困擾,那就會是個影響,ex.因為少了檔案他沒辦法後續工作,不過立即調整就好,不需要花時間自責。

8️⃣最後,目的地是否夠清楚?夠渴望?

為何一定要自己開車?

因為我想要自由的移動,想要不被等車時間綁架。

因為我想要去一些公車沒有到達的地方。

因為我不想用距離或是交通不便,成為探望長輩的藉口。

?那你為何一定要成為職護??

很多人說:想要擺脫輪班生活。

那對於過去的生活,有足夠的痛苦不便到,讓你願意挑戰新領域嗎?

又,你有認知到這是一個挑戰嗎?

完全不同的領域、工作模式,

有做為此功課嗎?

還是誤以為這工作看起來很輕鬆?

(就像我小時候看爸媽開車,總以為開車很輕鬆,不知道瞻前顧後,細節很多)

_____

新手上路,歷經上述歷程顯然是必要的。

事前準備、大量練習、調整修正

也會是必要的。

一起茁壯吧!???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