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榮幸與用戶體驗介大大
王彥博 有一場高品質對談
每個場景下,確認我與對方目標是否一致
—
「完成目標,找出對方的需求/擔憂」
底層需求,絕對不是表面說的那些
舉例來說:職護/面對慢性病員工
表面目標是:控制疾病
對方底層的需求(需要處理的擔憂):
1.首先,
公司為何取得健康資料並且要追蹤我?
2.再來,
我又沒有不舒服,為什麼要擔心這個?
3.最後,
因為對未來的擔憂,才願意了解危害,聽聽看控制的好處與難處
好處(利益):免除未來的病發症、家人的擔憂、幸福的家庭、很棒的丈夫與爸爸
難處(危害):看診等待時間很久、看醫生很麻煩、吃藥擔心副作用與迷思
—
一層一層解決
最後才有機會處理到表面目標
職護要做的不只是針對疾病展現專業,
找到對方的需求與擔憂
在衛教前後的注意事項與說明
也是展現專業的一環
—
「處理底層需求,對方會讓你順利完成工作目標」
「利害關係人」這個詞有兩個解讀層次:
1.跟你有利益與危害的人,就是你周遭人
ex.主管、同事、廠商、客戶(員工)
2.你週遭的人,留意他們本身的利益與危害
Ex.被關懷的員工,他們對於自身疾病照顧的利益與危害
—
想到這,或許會想
「我不想管這麼多,我只想做好工作」
推薦你,更要在意在這上面花心思
因為……如果你只在意自己要什麼
反過來想,
對方也只在乎他在乎的啊~
最終就是,雙方,都得不到想要的
—
為了得到我想要的=「對方的配合」
先釐清對方想要什麼,從中著手
會讓你的工作更輕鬆